Zhùbù
The Summer Cloth
苧布

夏布(苧布),一个民间的称呼,泛指夏天的布,以苎麻为主,包括大麻、葛麻、蕉麻等各种麻布,
因其清凉透气、吸湿排汗,特别适宜夏天而得名。

以前,夏布(苧布)主要做夏季衣料或蚊帐……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加深,夏布已趋消逝,作为一种布料早已退出大众的日常生活,已很少有中国人知晓「夏布」之物。如今我们重新谈论夏布,除了珍视其精致优美的品质,我们是否可以发掘其织造手艺中所蕴含的,恰恰也是当下中国所欠缺的品质:敬物惜人,以及与自然相通的灵性


Exclusive Textures
独一无二的质感

夏布(苧布)是以纯手工绩织的方式所织造的麻织物,在其工艺流程中,绩纱时麻线的粗细不均,和织布时用力程度不一等等,都会使得苧布形成不均质的肌理效果。抛开苎麻的品种形态、地域环境不说,单纯就苧布绩织工序中就有刮青、漂麻、绩絘等,刮青力度轻重、漂麻的水质优劣与时间长短,绩絘中的开麻、绩线的手艺娴熟程度,包括是否为「单绩」或「双绩」等技艺,都会造就最终苧布各个不同的性格特质。

Excellent Performance
性能优良

苎麻纤维的一些独特性质,譬如天然纤维界最高的强度,能承受的强力为棉纤维的8~9倍,令其获得「天然植物纤维之王」的美誉。由于纤维分子结构中的空隙、中腔、凹槽和裂纹,使得苎麻织物具有极好的吸湿和透气性,夏季穿着时有「天生的清凉感」。另外,苎麻纤维内部结构中的超细微孔,令其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并且通过日晒可将有害物质挥发掉)。苎麻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成分,对诸如大肠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夏布具有防腐、抗菌、去霉等功能。

Eco-friendly
生态可持续性

苎麻纤维本身为天然纤维,来自大自然,也完全降解于大自然。作为多年生植物,苎麻可一年栽种,此后持续数年持续收获,长江以南地区基本可以一年三收。苎麻种植过程中毋须太多肥料,其茎干、根部、叶子均可利用。苎麻极为适宜生长于山间坡地,不占用粮田耕地,且根部深厚,有极强的固土力,能避免水土流失。另外,以苎麻织造的夏布,极为适合无污染的植物染色,其上色性极好,鲜明透亮,是一种其整个生涯对环境极为友好的可持续性织物。


The Origins
苧布的原产地

Liuyang
浏阳

工細不減湖紗。
——清光绪《湖南通志·食货志》

唐代,潭州(管辖浏阳)列贡苧布。
明嘉靖年间,浏阳苧布入贡宫廷。
清中期,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
1910年南洋劝业会获优等奖,1929年的国货展览会获特等奖。
2022年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Wanzai
万载

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
——清《万载县志》(道光版)

唐代万载苎布即为贡品。
明代全县有七成农户从事夏布生产,商号上百家。
1933年,包括万载在内的江西夏布国内占比第一。
2008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ongchang
荣昌

昌州产班布、筒布
——唐《元和郡县志》

清光绪年间,城北观音桥,年漂夏布数万匹。
1923年,荣昌漂白夏布于天津劝业博览会得第一名,时有「濑溪河水压全国」之誉。
2008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he Standard
苧布的规格

夏木(SUMMERWOOD)委托定织的经典皂夏布C95,其密度规格约等于古代的12升,坯布经处理后可作外衣。(图:易洪波)
升:古代苧布的规格

大约在先秦时代,周王室确立了麻织物的标准:一个布幅中纱线的根数,80根为一。按照汉代的标准,「布」的标准幅宽应为二尺二*,秦汉时期的尺约为23cm,布幅二尺二即现代的宽度约50.6cm,在这个宽度内的80根纱线,即为一升,如果为160根则为二升,以此类推,升数越高,布料越精细。

秦汉时有「七升之布」称粗布,即下层人民或奴婢穿用,如《国语·鲁语上》: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另,升有时也叫「」,因此有七升之布也叫「七緵布」。

十五升的细麻布为「缌」,为王侯贵族专用,主做吉服。其中最高级的是三十升(经密50s/cm),谓之「缁」,专用于制作冕服(即贵族男子的最高礼服)中的冠冕,这种冕即所谓「麻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有3块苎麻织物,其经纱密度为每厘米32~37根,纬纱密度为每厘米30~44根,合约21~23升,2100年后的今天,能织造出最精细的夏布,也不过如是。

* 《汉书》:「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秦汉时期的二尺二寸,为今日市尺的一尺五寸。此处的布,指(大)麻布、苎布、葛布等,不包括丝织物。


筘与条:今日夏布的粗细规格

至今中国仍然有少数地区持续产出的夏布(苧布),其密度标准分为「筘」与「条」。「」即织机上部件,如同篦子,经线从筘齿间穿过,筘齿的紧密决定了经纱的密度。筘板的宽度一般为65厘米(一尺九寸五),在这个宽度内筘齿多少,即表示多少筘,如120筘、200筘、560筘、800筘、1200筘等。以筘数作为衡量标准,一般是湖南、江西等夏布产地的做法(江西的筘板为70cm长度)。浏阳地区通常用560筘至800筘,以其织造的夏布密度为中等,即经典款,500筘以下者算粗布,800筘以上者为细布,经处理可制衣。

在四川(包括重庆)则以「」作为夏布规格的标准*,即每平方英寸内经纬纱线之和,如经纱40+纬纱30=70条/英寸,条数越大,布面越细。大致来说,50条以内为粗夏布,结实耐用,可作包袋垫毯等,60~100条为经典夏布,可作包袋幕帘、家居织品等,100条以上为细夏布,经漂炼、染色后可制衣。以英寸为单位衡量纱线根数,这反应了近代以来的川渝地区夏布生产方式面向海外市场的转变,国内市场急趋减少乃至变得无足轻重。

值得注意的是,湘赣地区穿筘一般为双纱,即一个筘眼穿两根纱线,而川渝地区则通常为单纱,一个筘眼只穿一根纱线。

* 有时也挪用「筘」的称呼,如100筘、120筘等,需要注意两大地区的习惯用法。此外,日本用「羽」或「目」称呼。

筘,Reed,从杼演化而来,决定经线密度及推送纬纱的织机部件,成语「丝丝入扣」即来自于此。在浏阳一带,有一个更古老的称呼:筬,其发音为 shang,韩国、日本亦沿袭此语。(图:易洪波)

夏木(SUMMERWOOD)委托定织的半洋布F121,其规格为布幅宽度45cm,布匹长度24.6m,此规格源自日本客户的定制要求,与本土家用夏布规格有所差异。(图:易洪波)
根据史料整理的浏阳夏布规格流变一览。(制图:易洪波)
浏阳夏布的尺幅流变

在整个清代,浏阳以出产夏布(苧布)扬名海内,到清中期更是臻于极致。据《中国实业志》记载,咸丰年间「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当时年销万筒」(即18万匹)。光绪时期的《湖南通志·食货篇》载:「浏阳苎麻布有值二三钱一尺者,工细不减湖纱」。本地士人寻乐亦则写「竹枝词」赞颂:「粤姬土著颜如赭,绩出麻丝细如罗」*。更有名说法来自「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作为浏阳人的谭,曾专作《浏阳麻利述》,并自豪地称「中国之麻,吾浏阳所产者最有名」。

也是在谭嗣同的记载中,1890年左右浏阳夏布的规格为:一尺四的布幅,四丈八的匹长。到1907年左右,据何剛德《抚郡农产考略》中记载,浏阳夏布幅宽一尺四,匹长四丈六,短了两尺,有缺斤少两之嫌。再到民国后,这种匹长不一致导致的市场混乱,使得浏阳、醴陵、萍乡三地的布商协商一致,定下匹长为四丈六的标准,并向各县署呈准布告,以示行业统一。

然而根据日本外务省历史资料馆的统计,到1930年左右,浏阳夏布因应出口,此时的规格变更为布幅改为40cm(一尺二),匹长为24.69米(七丈五),大约是为了和服的使用才作如此规格。此时浏阳夏布已经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尤其是朝鲜、日本等有着共同麻织物绩织与着装传统的东亚国家,反观国内市场,此时价廉物美的洋布正在内地大面积倾销。此后浏阳夏布的规格与市场定型下来,延续至今。

* 粤姬,指明末清初从广东梅县等地迁移至浏阳的客家人,浏阳本地有时以「广东人」称呼他们。


The History
苧布简史

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布」是指麻布,以植物的韧皮纤维织造而成,《小尔雅·广服》:「麻、紵、葛,曰布。」以布为衣的人,即平民大众,即以「布衣」呼之。

The Earliest Ramie-Cloth
最早的苎麻织物

迄今为止最早的苎麻织物为出土于1958年浙江省湖州钱山漾遗址,距今约4700~5000年之前1,为可穿着的平纹细麻布之残片,此为中国境内出土有完整苎麻织物的最详实记录。此后在1975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有苎麻材质的绳索和完整的苎麻叶片,距今6000年前2。而1988年在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中,出土有距今有6000多年的粗麻编织物,可能是最早的苎麻织物,推测在距今6000~9000年前中国南方地区种植苎麻并以其纤维织布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相当普及3

目前出土的属于商代的苎麻织物,为1978年在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白岩崖洞发现的一处船棺墓,其出土的纺织物残片有大麻、苎麻、丝、木棉等四种原料,时间约3500年前后4,与甲骨文同处一个时代。1972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镇发现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其出土的平纹麻布,经检测纤维原料为苎麻。与福建武夷山崖墓群差不多同时,江西省贵溪县的龙虎山也发现了崖墓群,其出土的纺织品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印花苎麻布,经碳十四测定,为至少2650年前春秋时代晚期及战国时代早期的织物,其印花比马王堆汉墓中的丝织物印花早500多年,后者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印花织物。

1. 《纺织考古》,赵丰、金琳 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2.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王玉堂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中国苎麻纺织工业历史现状及发展》,成雄伟,中国麻业科学,2007年。4. 《中国苎麻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利用》,朱睿、杨飞、周波等,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

浙江吴兴县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距今4700年前的苎麻残片。(图片来自网络)
江西贵溪龙虎山出土的印花麻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花苧布,其精细度为15.5升,为贵族专属织物,与丝帛同等品级。(制图: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

五服总图,历代服制略有变化,且大多不能完全尊重周礼所规定的制度,图为明代《永乐大典》中的丧礼所示。(制图:易洪波)
The Class of Bù in Ancient China
布的品级

如上所述,大约在周代,朝廷设立了官职「典枲」用以专门收取麻布,因此也制定了苧布的国家标准「升」。按《周礼》、《仪礼》、《礼记》等文献记载,当时的麻布品级大致分为三级:七至九升布为奴隶穿用,所谓七升之布;十至十四升布为一般平民穿用,即布衣之属;十五升布以上即为缌,与丝帛同义,为「士」以上的阶级所专属。「冬日被裘罽,夏日服絺紵」,裘即裘皮,罽(jì)是毛织物如羊毛等,絺(chī)为细葛布,紵(zhù)为细苧布,裘罽絺紵为当时统治者所穿着之料。据记载,汉高祖刘邦明令禁止商贾之人穿絺紵,作为士、农、工、商这一等级序列中的末端,汉代商人即便可以穿下等的「布」,大约也只能穿「七繌布」之类的粗布。

古代穿用苎麻布的粗细程度,不但反映人的社会地位、等级、贵贱,也反映人伦关系。最为经典的是古代的丧服制度,它规定了华夏社会所有阶层的人在亲属去世时,依照血缘关系、亲疏有别划定不同的等级,以穿用不同品级的麻布标识出不同的身份地位。丧服有五级,由近及远,由重至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由此定五服。后世有「五服」、「九族」之说,皆源于此,为有服亲属。五服都其有对应的麻,最亲近者穿最粗硬的麻,依次递减,关系越远,丧服越精细。譬如最重的「斩衰」是儿子为父亲服丧而穿,其形制是不缝边的粗布麻衣、粗麻腰带、竹杖、麻绳、麻帽、疏屦等,丧期三年,期间饮食起居都有严格规定,譬如三个月不能洗澡,不能外出赴宴,甚至不能嬉笑,生活近乎非人。斩衰所用之麻,为最粗硬的苴麻(雌麻),不经处理,以原麻直接织造成布(三升),即披挂上身。布的边缘也不辑边(谓之斩),其裸露的边缘可以刺痛肌肤,如此不舒服的衣物穿在身上却浑然不觉,可见悲恸至深。这种在服制上体现情感关系的方式到了第二级的「齐衰」有所减弱,可以穿有辑边的麻衣(四升),不再是苴麻而是细致一些的牡麻(雄麻),丧期仍是三年,而且期间还分杖期与不杖期等。第三级「大功」,则可以穿熟麻1,但仍属于粗布(八升),而小功的麻则可以细一点(十升),缌麻就成了最正常的十五升的细麻布,可以煮练,它跟日常布衣的区别就是不能染色。所有丧服都应该是未经染色的布衣。

丧服的形制影响至今,在民间笼统地称为「披麻戴孝」,从此麻布与丧葬、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民众对穿麻布衣服有着根深蒂固的忌讳,这一习俗在元代至今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中未有改变,尤显其影响之深远和彻底。

需要注意的是,丧服制度源于周代,为中原华夏社会的礼仪传统,其丧服形制所规定的麻布品级,主要是以大麻绩织为基础,彼时来自南方的苎麻虽已扎根中原,但并未影响到统治阶层。当时中原社会对苎麻的印象,应该与后世欧洲人对苎麻的印象差不多:欧洲本有荨麻,他们对苎麻的认识就是「来自东方的麻,与荨麻同类」,中原华夏社会对苎麻的认识,差不多也是「来自南方的麻,跟大麻同属」。周朝人发迹的地区——陕西西部、甘肃南部——本来就是大麻的起源地带2,大麻属于周人认知中的「自己的麻」,而南方苗蛮百越地带过来的苎麻则属于「外来的麻」。

1.所谓熟麻就是「练」过的麻,将原材料进行煮练,形同食物烹制,由生变熟,古人谓之「练」,凡练过的麻就比较柔软了,而生麻是原生的、粗硬的。2.大麻起源于亚洲内陆高寒地带,从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直到黄土高原,通常认为中国是最早用大麻纤维的国家,但日本有出土有至少5000年前的大麻绳索。

斩衰所用的疏屦,可用麻,亦可以草(实际上麻也被认为是一种草)。(图:维基文库)
作为曾经的藩属国,朝鲜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其丧服形制亦基本照搬中原,不过冠式、鞋履有所变化。图为《國朝五禮儀序例》绘制的「齊衰首絰」,其注曰:以無子麻爲之,圍七寸餘。本在右,末繫本下。布纓,制與斬衰絰同。(图片来自网络)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SWD_BastFiberInJapan-ObamaMuseum-2016-s.jpg
在日本的福井县若狭湾的鳥浜貝塚(Torihama shell mound),1975年出土有大麻材质的绳索及编织物,距今在5000~12000年左右,现收藏于福井県立若狭歴史民俗資料館。(图:易洪波)

The Babarians Cloth
蛮夷之布

正如元代江西的一位县令在其《农书》中所描述的,苎麻「本南方之物」,自始至今,它代表的都是南方湿热气候下山地民族的原生文化。除了周代民歌中的绩麻沤紵,如「東門之池,可以漚紵」、「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等,还有「子产献紵衣」等记述,甚至至今汉族的民间传说中还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即在村中浣纱时为范蠡所识,她所浣洗的纱线即苎麻纱,其村落遍种苎麻,有苎罗山、苎溪等地名。苎麻为当时越国的传统产业,其君主勾践还计划以苎麻作弓弦、种苎为林以防范吴国1。事实上,不止越地,吴国、楚国、巴国、蜀国、滇国等南方各地的古国均遍及苎麻的种植及其绩织习俗。

1980年代,三峡地区发现的悬棺墓葬中,即发现苎麻织物,这与江西贵溪龙虎山、福建武夷山悬崖上的船棺墓葬文化是一致的,甚至整个东南亚都有发现。可以推测长江以南到中南半岛的文化大致类同:稻作、苎麻、悬棺、铜鼓、纹身、黑齿……这是一种在中原华夏文化看起来属于蛮夷的文化。汉代文献中记载的最精细的苎麻布为「蘭乾細布」,即产于西南地区的「哀牢夷」,当地语言将苎麻称为「蘭乾」(今海南黎族呼草为干),中原称为蜀布(注意不是蜀锦,蜀锦乃丝织物),当时苎麻织物即已传至印度、阿富汗,并为开西域的张骞所撞见2。汉代另一种被列为贡品的苎麻布为「白越」,产地从西施故地的吴越/瓯越,往西往南到杨越、山越、南越、交趾等,即所谓百越之地。

越地所产的精细苧布,最有名者有南北朝时的「筩布」3,轻薄到可以卷入竹筒,也叫入筒细布,产自岭南;刘宋时期有「後山布」,出自在瓯越、吴越地区;唐宋时则有「綀子」,即古代的入筒细布,同样产自岭南,尤其是今广西,且主要由邕州獠、溪峒所织造,即居住在今南宁地区的壮族、京族等土著民族的先祖,「綀」为当地土著语言用来形容细长柔软的苎麻布,这一精细苧布到了宋代发展出「花綀」、「穀纑」等花样百出的品种,为苎麻历史上最为极致的成就,可惜今日已难觅其踪。

自永嘉之乱后,汉人大规模南迁,南方各地的苎麻绩织文化由此大面积进入汉民族传统中,其中最为典型但如今已然消失的文化当属「白纻舞」。这是一种源自吴越原住民族的舞蹈,有舞蹈业者称由「拂舞」演化而来4,以洁白的苎麻布制成的长巾代替拂舞中的拂尘而得名,另一更主流的说法则认为得名自舞者身着白色苎麻制成的袍服5,也有人称早在越国时期,西施便表演过白纻舞。总之这一舞蹈与南方民族文化相关,此种舞蹈不但进入宫廷成为唐代的「清商乐」,其配合的音乐词曲「白紵辞」更是盛行不衰,连李白都作过「且吟白紵停綠水,長袖拂面爲君起」等诗句。

白纻舞的消失与盛唐蜕变相关,此后只剩下白纻辞作为辞赋一曲,而南方各地的苧布织造之精,到宋代达到巅峰,之后随着棉布入华而开始转变、收缩,并逐渐衰落。

1.东汉《越绝书·卷八》:句踐欲伐吳,種麻以為弓弦,使齊人守之,越謂齊人「多」,故曰麻林多,以防吳。吴国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华夏与当地土著混血组成的诸侯国,而越国几乎纯土著。2.《史記·西南夷傳》: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身毒即印度,大夏(Bactria)即阿富汗。3.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花綀一端长四丈余 ,而重止数十钱 ,卷而入之小竹筒 ,尚有余地 ,以染真红 ,尤易着色 ,厥价不廉 ,稍细者一端十余缗也 。4.《唐代长安词典》,张永祿 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5. 南朝《宋书·乐志》:又有白紵舞,按舞詞有巾袍之言;紵本吳地所出,宜是吳舞也。晉俳歌又云:「皎皎白緒,節節為雙。」吳音呼緒為紵,疑白紵即白緒。

云南石寨山出土的纺织场面贮贝器,显示了古滇国时期当地妇女绩纱织布的场景。除了麻类织物,云南地区很早就有木棉纺织,并且已经使用腰机织布,与河姆渡出土的腰机形式几无差别。(图片来自网络)
海南黎族仍保留以原始简易的腰机,著名的黎锦即由此织成。黎族与广西壮族同源,与傣/泰族有亲缘关系,从浙江河姆渡到云南石寨山一带,当地住民均以此类腰机,将当地原生的苎麻、葛藤等纤维织造成布。(图片来自网络)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SWD_ramie-in-HNMuseum-s.jpg
湖南博物院收藏的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苎麻布,其经密37.1根/厘米,纬密43.6根/厘米,规格属于贵族专用的21~23升苧布。推测为楚地土著民族生产,由汉朝官员征收进贡给王公贵族服用,符合「夏日服絺紵」之说。(图:易洪波)
东晋时期的画像砖,中国舞专家王克芬认为右边两女子迎臂对舞,似为白纻舞。(图片来自网络)
有相同苎麻传统的韩国,白紵布的绩织与服饰文化基本保存了自高丽时代以来的习俗,我们可以借此窥见和想像古代白紵盛行时期的面貌。(图片来自书籍《모시짜기: 한국과 일본의 인류무형유산》)

After Cotton’s Coming
木棉之后

木棉其实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境内,云南的Tula/Salmali(都落/妬罗、裟罗/纱罗等)与岭南的Ceiba/Kapok(吉贝、木棉、红棉、攀枝花)等亚洲木棉织物陆续输入中原;而西域则出产非洲草棉Patta,其织物汉地称呼为帛叠、白叠、叠布等。元朝开始,上述三个地方的棉布在中原地区大规模普及,尤其是自从传说松江乌泥泾有从海南来的黄道婆传授棉织技艺之后,棉布更是流行于大江南北,并逐渐取代的大麻、苎麻的主流地位。这一过程到明朝初期基本已经完成:「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1此后所谓「布」基本上指棉布(直到清末主要为亚洲草棉种,源自北印度),而原来的麻布,无论是大麻还是苎麻,笼统地成为了「夏布」,即只在夏季穿着的季节性、专门性布料。

有趣的是黄道婆对棉纺织工艺的改进中,将本来纺麻线的纺车「三锭脚踏纺车」稍加改造,用于棉纺纱工艺中,由此大大提高了棉纺效率。并且跟苎麻织机一样,棉布的织机此时也分成高机、矮机(一种斜织机,今日韩国以及中国西南地区传统苎麻织机类同),后者即从腰机改造而来,织造出来的面料质地比高机更好2

在南方各地,苎麻绩织传统有所收缩而衰落、消亡,但在有些地区仍然保留得很好,甚至反而有所发展,变得得更为极致和专业,尤其是在山地丘陵地带。在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等省份的边缘交界地带,散居在山林中的客家人或畲家人,成为明末清初苎麻绩织文化的主力族群。明末福建有夏布四大产地:长乐、福清、连江、永福,不过有一种产自南平的「铜板布」,名气更盛,琉球、日本九州一带亦流传铜板布的美名。邻近的江西,种麻织布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贛州各邑皆業苧。閩賈於二月時放苧錢,夏秋收苧,歸而造布,然不如寧都布潔白細密。」3而《宁都直隶州志》所记载的盛况是:「州治风俗不论贫富,无不缉麻之妇女。」 宁都为赣南夏布中心,赣西则以万载出名,赣东以宜黄为盛,赣北则有玉山,总之明清两朝江西遍地均盛行种麻织布。同样,广东也有潮阳、鹤山、新会、顺德等四大苧布产地,但最有名者是新兴县,当地还以黄麻、蕉麻出名,此外新安县(今深圳)则擅长造一种「罾布」,以棉线做经,纬线则以渔网破绪而成,也即苎麻,为渔女所编织,「煑以石灰,漂以溪水,去其舊染薯莨之色,使瑩然雪白」,这种布穿起来「葳蕤然」,带有漂亮的绒絮,手感婆娑。至于湖南,则以受赣文化影响的湘东北为主,浏阳、醴陵、攸县、平江均有盛名。此外,湖北、安徽、四川、浙江部分地区也有大量出产。到清代中期,夏布的专业化、地域化则进一步演变成以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带为中心,四川昌州地区(今荣昌、隆昌)则在民国尤其是抗战后成为最近出现的夏布产地。此时朝鲜独立后带来的大量需求,日本、欧美市场的出现,均不同程度地使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苎麻夏布,变成一种基本用于出口的手工纺织物,并且在共和国初创的时代,以大量出口换外汇的方式,为这个国家的初步工业化带去了最早的启动资金4

如果说元代以前,最好的苎麻绩织技艺为岭南、云南、江浙等地原住民族所擅长,那么元代之后,随着倭乱不断以及封海令,闽粤人民纷纷内迁,此后还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移民浪潮,苎麻的绩织技艺随即在内陆山地得以传播和发展,有的成为地方名产,进而在清末各地开埠之后,以夏布之名,成为一种具有中国代表性的面料,走向世界。

1.丘濬《大学衍义补》卷二二。2.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普天织葛、苎、棉布者,用此机法,布帛更整齐坚泽,惜今传之犹未广也。3.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第十四卷·苎麻。4.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销产业发展…建设之起步——以苎麻业为例》,李中庆,山东大学,2020.

清代后期,苎麻被西方人发现,他们沿用印度人的称呼称其为「支那草」(China grass),并以「草布」(grass cloth)称呼其织物,本来即盛产苧布的广东成为他们进口苎麻及夏布的最大港口,直到汉口等长江沿线开埠后,苎麻输出才转移到内陆。图为1820年代绘制于广州的通草画册《苎麻的故事:从种子到成衣》(The Story of Ramie: From Seed to Finished Garment)。
1873年伦敦的《艺术协会学报》上记载了当时中国内陆的麻布情况:「在中国的四川省,这种中国草织成的布贸易量很大,其名为夏布(hia-pou,即夏季布),以不同品种的麻(纤维)制成,但以Urtica nivea为主,即苎麻(Tchou-ma)。这种洁白纱线的纤维有极好的强韧性,可制作为轻薄的面巾、床帷、蚊帐、口袋手帕、粮食袋及绳索等。」
位于湘赣边界的浏阳,在元末、明末两次改朝换代后,其居民十之八九源自隔壁江西,因此也深受苎麻绩织文化的影响,加上地理条件优越,很快成为夏布的著名产区之一。图为清末《湖南通志》记载的「工细不减湖纱」之句。
购物车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