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脱胶,麻纤维的关键工艺之一
以漂洗日晒的方式,将麻纤维内的胶质、木质素、灰质等去除,为最古老的脱胶法之一。 1. 置麻近水斜岸有青草处,以清水漂之,晒干。 2. 如此又漂又晒,每日七八次,一个礼拜之后,其麻自白。 3. 若更求其白,则用些须黄牛粪浸水漂数次,洁白如雪矣。
《诗经》中的「东门之池可以沤紵」算是原始的沤渍法,同时期《考工记》记载有用灰练法,即以楝叶灰、蚌壳灰交替浸泡数日,后以井水漂洗日光暴晒数日进行脱胶。此外还有水练法:麻缕以温灰汁水浸泡七天七夜,然后白天放在阳光下暴晒,夜晚悬挂到井里,如此再经过七天七夜而成。浏阳的漂麻似为「水练法」的遗存,民国文献记载浏水性质偏碱性,利于漂白。
宋代方法则是以石灰拌和放三日,洗净后再以石灰煮熟,然后洗净,再以竹簾托底漂浮于水面,落日收起沥干,如此数日,算是当时的化学脱胶法。
注:此项工序大多在绩麻之前进行,有的地区在绩麻之后。总之从刈麻到漂麻都是男人的工作,此后的做线阶段(绩工)即女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