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夏布须环境有一定湿度。
夏布织机保留了原始织机(腰机)的腰带。经线固定好后,将腰带(腰皮)扣上,将装好浸湿过后的纬纱,置于船型梭壳内,从梭眼中牵出纱线,一手撑住筘框,一手投梭,同时脚踩踏板以提起综线,形成经线上线之间的开口(梭口)。如此两手交替、脚踏仰合,身体通过腰带将经线拉直,双手左右交替,身体前张后弛,在有节奏的「机杼声」中,布幅即逐渐织成。注意,纬纱(芋子、芋团)须先用水沾湿,纱线须干润适宜,过湿则纱易断,过干则织布不密。织布过程中随时需要处理断纱、毛刺、分疵等问题,需要准备织布刀、毛刷,以及控制布面的布撑子(竹绷子)。
织布工序皆为女性,自古即有「织女」一说。织布不宜在正午白昼,而早晚最相宜。一般用于织造夏布的织机被称为「矮机」,有称为天平腰机、卧机、斗型织机等,与宋应星的时代无甚差异。
川渝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式的「高机」,有四个踏板,即可以织造斜纹布,甚至可以提花,采用飞梭(Flying shuttle),筘板均为钢制,且宽至1米,织造更加快速、高效,且布面宽广,此类高机于改革开放后大量普及,已与矮机成对半之势,可能改造自外地的棉布织机,或疑为满足日韩大量需求刺激所致。
另有「春布」者,为棉苎交织,《浏阳麻利述》记录为经苎纬棉,《浏阳乡土志》则记录为经棉纬苎,而在岭南地区,棉苎交织者被称为「鱼冻布」。此外在韩国有丝苎交织物,亦称为「春布」,为经丝纬苎,而据《鄞中日记》所载,丝苎交织向为瑞安所擅,一般为经苎纬丝,甚为有趣。

